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观察力的培养

发布者:楚华教育   日期:2019-12-08

美术虽然是一门艺术学科,但对于它的评价还是有一定标准的,美术作品的绘制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技巧,而具备这类技巧的学生都须具备良好的观察力。

对于事物的观察不仅仅在于表面,更在于对事物内在和形态变化的观察和分析。简单来说,对于水的观察,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泡沫体,对于它的表达可以是江河湖泊、溪流大海,也可以是眼泪、杯中水,这就取决于学生所具备的对于观察对象的转化能力。观察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事物的转化,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将其表现在画布上。

事物的存在分为表象与内在两种方式,人也是如此。在绘画中,可以通过某个点的放大来表达具体事物的特征、作者的感情或者作品内容。内在与表象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作者可以用表象表现绘画对象的内在情感特征。如,在对人的绘画当中,美术家常常通过人物的眼睛、身体肌肉、着装等表象表现人物或忧伤、或喜悦、或贫困、或富裕的特征。观察力的培养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通过事物表象认识事物的内在,通过表象的绘制表达自己的深层情感。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够让鉴赏者看到其中的美术功底,还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创作的背景,甚至引起鉴赏者的共鸣,这就是一件美术作品表现力的体现。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观察,探究它的内在以及细微变化,才能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同样,以对人的绘画为例,通常人们对人的观察注重外表,但是对于画者来说,还要对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进行观察,在绘画时才能够在作品中通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表现一个人的状态。这样的作品才具备表现力,它所要表现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情感。

对于高考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的建议

笔者在高考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以写生课为切入点,让学生真实感知客观事物

写生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观察力的重要方式。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绘制,要求描绘对象能够产生惟妙惟肖的效果,其是对具体事物的表象进行观察,这是使一名美术生初具观察力的必经之路。在高考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和手法的讲解,而应多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设置不同的写生对象和不同的描绘环境,包括曝光的变化、形态的变化、位置变化等,培养学生对细小事物的视觉捕捉能力,先让学生对事物表象形成一种全方位、细微的观察能力。

2.以分析、比较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对比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相似事物、同类事物的对比,培养学生深刻、敏锐的表象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内在观察能力。学生的初步观察力只针对事物表象的观察,尚不具备辨别外表相似、内在不同的两个事物的能力。分析、对比方法的运用可以是对学生作品的对比讲解,也可以是对绘制对象的对比设置。人的感官系统具备分辨具体相似事物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用绘画手法将两个相似的不同事物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寻找两个相似的事物,如树叶,让学生进行绘制,要求必须能够让观者清晰地分辨出两片树叶的不同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两片树叶的不同之处,然后用较为夸张的手法凸显各自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观察力。而更为高明的是让学生观察和绘制双胞胎人物,这样的观察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最后通过表象表现其内心的不同,揭示其本质,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美术专业学习,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人际交往、是非分辨都有帮助。就美术教学而言,观察力的培养是培养一名艺术人才的必经之路。